张桂梅老师,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院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七大代表。
年9月,荣获最美乡村教师。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年6月,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在张桂梅还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病逝了,年10月,17岁的她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省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支援边疆建设。
年12月,张桂梅在当地参加工作,成为中甸林业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后来她考入丽江市教育学院读书。年毕业后,张桂梅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
年末,张桂梅再遭打击,她的丈夫因罹患癌症去世。为摆脱生活的阴影,年8月,张桂梅要求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年,张桂梅因为在教学工作出色,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并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累坏了她,张桂梅的身体,早已带有重病。年4月,医院开的、写有“子宫瘤(肿瘤已经有五个月胎儿那么大)”的诊断书悄悄地揣进了怀里,那时候,她还任四个班的课。仅有四个月就要升学考了,学生们12年的寒窗苦读让张桂梅觉得不能因为自己住院而让学生们受影响。
有一次,张桂梅去上课,上课的铃声还没响,几个学生在踢罐头盒子玩。突然罐头盒子飞来,她无力躲闪,啪的一下,打到她的腿上,当时就被打坐在了地上,爬也爬不起来。学生们吓得赶紧把她扶起来:“老师,对不起!我们把您送回宿舍吧?”她却说:“不用了,把我扶进教室,我们把这节课讲完。”就这样坚持到7月,直到把学生送进了考场,医院,97年7月24日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对她的姐姐讲:常人根本无法想像她是怎样熬过疼痛这一关的──要知道,她腹腔的器官已全部移了位,肠子都粘连贴到了腹后壁上,这种疼痛是非常剧烈的。
等张桂梅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医生嘱咐她说:“张老师,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请你今后多保重!”并要求她最少也要调养半年后才能工作。可是,手术后的24天,她就到了新分设的民族中学,担任1个毕业班的语文、政治教学,还担任班主任、学校妇女主任和文科教研组组长。
由于过度劳累,97年12月,张老师的病情复发。领导、同事、学生多次劝她住院治疗,她不肯。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他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每天工作10多小时,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时间只有过春节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恶化得特别厉害。人们劝她住院,她仍然拒绝了。她说:“学生刚有起色,我不能离开他们,我的生命就是讲台”。领导、同事们说:“我们需要你活着,华坪人民需要你活着,请你服从安排吧。”冲着这份真情,医院,这时,她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针头就走向讲台,医院安稳地躺过一天。
看了不到一个月,医院无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转院治疗。为了节约国家的医疗费,她毅然决定出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医院治疗,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就这样,张老师调到华坪两年多了,虽然她一直带着重病,一直承受着痛苦,可她从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为了让她尽快从痛苦中振作起来,各级领导都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她自患病以来,每一次病情的变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领导们嘘寒问暖,医院中治疗,张菊兰副县长多次看望她,还每月捐资元,资助她的孤儿学生兰娟。领导的关心,使张老师彻夜难眠,激动不已。
年2月,县政府还专门派出小车,由民中校长李建国亲自陪同她到攀枝花检查病情。7月22日,她第2次被送进手术室,当时在丽江学习的李校长就守在电话旁,几次打来电话,直到她被送出手术室,他悬着的心才落下来。8月2日,是她第二次手术出院的日子。新上任的教育局长徐嘉泽要派专车接她回来,她不依。徐局长在电话里动了真情:“张老师,你就听我一回吧,你要拒绝派车,我终生都会不安呐……”出发前,细心的徐局长告诉司机,车要开慢、开稳,可不能颠了张老师;她让停就停,让走就走,一天赶不回来,可以开两天、三天……徐局长多次劝她休息,保重身体,还要为她减去一门课,可她就是不同意。
年3月24日,38名县政协委员到民中视察,听说张老师的事迹和病情后,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没想到在商品经济大潮泛起的今天,面对以金钱来衡量劳动价值的现实,还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全体委员当场向张老师深深地三鞠躬以示敬意,自愿捐款元给张老师治病。4月,县妇代会召开,妇女代表们被张老师的事迹所感动,再次向她伸出友谊之手,自动捐款元充作她的医药费。会议结束后,县委书记李汝勤率领县妇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看望张老师,并把捐款交给她。
政协委员的捐款张老师分文未要,全部转捐给了学校维修破烂的校舍。于是,李书记下了死命令:“妇代会的捐款必须全部作为张老师的医药费开支,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捐给任何组织部门。”张老师说:“是华坪给了我再次振作的机会,是华坪人民帮助我渡过难关,我捧着的何止是多元钱,而是华坪人民一颗颗滚烫的心哪!华坪人民的情义,领导们的情义我收下,并将永远珍惜,但钱我不能收。”最后她把这笔钱又转捐给了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
年1月26日,丽江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王汉富代表地委、行署专程看望她,并给学校元表示慰问。
97年9月,张老师调到民中工作后,校领导在工作上给予她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给了她细致入微的关怀;同事们纷纷仿效,关心她,照顾她,每到逢年过节,同事们总不忘把好吃的给她送来;她身体不好,同事们给她送来滋补品,还长期帮她洗衣熬药。她没有家,校领导说:“民中就是你的家,我们就是你的亲人。”她没有子女,学生说:“我们是你的亲儿女,你就是我们的好妈妈。”这份殷殷真情,世间少有,张老师感动地说:我没有为党、为人民做出什么贡献,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深厚的爱。谁说我没家?我的家就在华坪,我的亲人就在华坪,我的爱也在华坪!为了回报华坪人民对我的厚爱,我愿为华坪教育的再度辉煌献出自己的生命。
年,她却决定离开任教的学校。她要创办一所女子高中,自己当校长。这一切,都源于在她任教期间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
农村女孩的命运靠什么能改变?只有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现实却是无比残酷。山区太穷,山民们家里往往不只有一个孩子。当供不起所有孩子都读书的时候,家长往往会优先选择让男孩上学。
那些辍学的女孩是怎样的命运呢?“十几岁的姑娘就被嫁出去了……”张桂梅心酸不已地说。她想要改变这个局面,给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撑起一片天。为此,她向县里申请,成立了华坪女子高中。
这是全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进入这里读书的女孩子,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且,来这里读书没有任何的门槛。家长们奔走相告,欣喜万分。山里的女孩们也看到了希望。
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说,村里很多像她一样的同龄人,早已嫁做人妇,然后生孩子,干农活,一辈子重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张桂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建校12年以来,有名女孩从这里走出了大山,多名毕业生进入名牌大学。然而,奇迹的背后,却饱含着她无数的辛酸泪。
维持学校的运转需要钱,华坪县的财政不足以支撑这所学校的全部开销。为了筹钱,张桂梅不得不四处奔走,寒暑假去各地进行募捐。有的人不认识她,也不了解这所学校,不愿意捐款也就算了,竟然还往她脸上吐口水。她被路人当众怒斥:“骗子,好手好脚你不干活,普通话还会说,戴个眼镜你出来骗钱花!”更有甚者,竟然放狗咬她。她像一个乞丐一样被恶狗追着咬,腿上鲜血淋漓,忍不住嚎啕大哭。无数的屈辱与卑微,张桂梅统统都忍下了。然而整整5年,她只筹集到1万元。
幸好华坪县依然还是那么重视教育。县里的经济状况渐渐好转后,愿意承担起学校的所有开支。张桂梅这才松了一口气。
劳苦奔波使她的身体每况日下,肿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缠身,只能靠各种中西药勉强支撑。走进她,就能闻到她身上有一股浓浓的药味。医生甚至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2年……但她却还是坚持住在学生宿舍,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从学生的课业成绩到衣食住行,都是她操心的事情。
每天早上五点多,宿舍楼就会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起床喽,姑娘。那是张桂梅在用大喇叭喊话,催促孩子们早起学习。她说:“孩子们拼命刷题,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只有这个办法,看着孩子那个样子我们也难过,这就叫拼了。”
所有的努力终究会开花结果。如今,华坪女子高中的本科上线率高达40.6%,位居丽江市第一。个女孩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张桂梅的事迹登上热搜之后,网友们都特别感动:“谢谢您,给了更多孩子们未来。”“能走出大山真的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大山里的女孩子。了不起,帮助这么多人。”
63岁的张桂梅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拄着拐杖,依然在路上。我们看到张老师在女中送考的车上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起《红梅赞》的时候,内心涌现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坚持崇高的革命理想的光辉形象。新时代的大先生,崇高伟大的普通教师,她以自己的瘦弱身躯为我们演绎了二十一世纪的师者传奇。让我们全体起立,向张桂梅老师喊一声:老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