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头晕、四肢发麻、
记忆力下降......
注意!这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多数人对于中风都不陌生,
突然性中风可能会导致残疾,
严重还会致命!
最近,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而让大众谈之色变的癌症也只排到了第三。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区域。的确,在我们身边,中风并不少见,在医院急诊科,更是几乎每天都有被送进抢救的中风患者。
晚上八点二十分左右,71岁的李晓英(化名)疑似中风,被送进医院医院的急诊科。
急诊科医生:“怎么说?你是她什么人。”
患者家属:“我是他老伴。”
急诊科医生:“她是怎么不舒服?”
患者家属:“她脑梗了。”
急诊科医生:“睁睁眼睛,头转过来,看我,能看见吗?”
患者:“看不见。”
急诊科医生:“能看见我了吗?”
患者:“看得见,看见手指了。”
在查体时,李晓英还能与医生对答,但已经有些口齿不清的症状了。而另一个明显症状就是偏瘫。
李晓英的老伴说,妻子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当天上午开始,她就有些头晕了,但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晚上7点多,肢体突然出现了不协调,老两口这才认识到严重性。
患者老伴:“吃了饭她就坐在床边上,坐着就滑到床下面了,头晕站不稳。”
急诊科医生:“有没有哪边身子不好用呢?”
患者老伴:“当时没有。”
急诊科医生:“那滑下去以后还能说话吗?”
患者老伴:“还可以,我就赶紧给孩子们打电话。”
患者老伴:“滑下去后嘴就歪了,话说不清楚,舌头大了,我去拉都拉不起来。”
几分钟后,李晓英的女儿和医院。家人之间在询问和交流着病情,大家都没料想到,头一天还好好的老人,竟会突然倒地不起。
患者老伴:“昨天都好好的,我们还到富民去玩了,今天上午开始有点头昏,我们说头昏很正常,毕竟年纪大了,我就没想到她是中风。”
急诊科医生:“她这个问题考虑还是出在脑子上,是出血性的还是缺血性的脑梗,要靠检查出来才能判断。”
大众俗称的中风,其实就是脑卒中,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型。出血性是脑部血管突然发生了破裂,而缺血性则是血管发生了堵塞,而不管是哪一型,都会造成大脑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引发头晕、昏迷、偏瘫、甚至死亡的危险。
起病后的四五个小时内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越早就能挽救越多的脑细胞。这意味着现在,医生需要与时间赛跑。
急诊科医生:“给你下的是病重告知,很有可能是考虑脑血管意外,这个很危险,现在我们尽快把相关检查给做了。”
经过CT扫描,李晓英的脑内未见明显出血,医生初步考虑是缺血性脑梗死。
神经内科医生:
“
病人考虑是急性的大面积脑梗死,大脑中动脉闭了,而且面积很广,病人六点多发病,到现在三个多小时,在我们临床的治疗上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静脉溶栓,通过药物打进去把血栓融开,恢复她的血流灌注,这是很好的一个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带来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溶栓以后的出血,死亡率非常高,尤其是脑上的出血率或者脏器的出血。还有一个手段是外科的治疗,就是血管介入取栓。
”
神经外科医生:
“
我们可以人为的介入,放导丝在堵塞血管的端口,把整个栓子人为取出来,风险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是我把栓子取出来以后,本身没有血流的地方就开始有血流,会有大量的出血。第二个风险是脑组织在堵塞的时候也会肿胀,血流再进去以后脑组织的肿胀就更严重。
”
从医生的谈话中,
家属们了解到,
目前外科介入取栓相比内科溶栓
能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但存在的风险也很大。
究竟该如何权衡利弊,家属陷入纠结。
最终,
家属做出决定——选择外科取栓。
患者家属:“两个的风险都差不多,外科取栓也有风险,但是老人受罪可能会少一点,我们之前也做过思想准备了,我母亲去年已经连续五六次住院了,我们对她的病情是有思想准备的,我们作为子女,作为家人肯定是要积极治疗,只要有一点对她好的效果,我们都要去争取。”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问题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就是脑血管意外频发,据统计,每12秒,我国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
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蒋开春:“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好基础病,血压、血糖、血脂必须要达标,发生脑梗后最重要的是时间,一定要在3.5到4.5个小时内完成评估,做溶栓6个小时内要完成血管介入取栓的操作,如果时间一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相反是增加患者的风险。”
更多内容请锁定
《急诊室里看人生》!
播出时间:
今晚(7月22日)21:30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YNTV-6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