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脓肿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内镜经鼻腔取脑部肿瘤,无锡医生大显身手 [复制链接]

1#

最近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看不清,但已逾花甲之年,难道才开始近视?63岁的王建国(化名)一直都在纠结自己的视力问题。经过检查,他才知道是脑部出了问题,脑垂体瘤压迫神经,要手术治疗。不幸的是,他同时患有过敏性紫癜,易出血、伤口不易愈合。但老王又是幸运的,他的手术方式是通过神经内镜从鼻腔进入脑部取出肿瘤,避免了在头上开大刀的传统方式,这个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也让无锡医生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病情:长了垂体腺瘤,又有过敏性紫癜

四个月以来,老王一直发现自己的视力在下降,看东西出现重影。检查后的影像学显示,他的颅内鞍区有一巨大占位性病变,医生建议其需要手术治疗。屋漏偏逢连夜雨,老王两小腿此时又莫名出现了青紫瘀斑,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需立即使用药物治疗。两者权衡后,王先生决定暂缓鞍区占位手术,先行治疗过敏性紫癜。前后经过四个多月的药物治疗,老王的过敏性紫癜较前好转,他也开始准备手术治疗鞍区的巨大占位性病变。

但因紫癜病史导致鞍区的手术风险极大,诸如术中、术后极易出血,以及术后伤口不易愈合等。老王辗转多处后最终找医院神经外科。“我的表哥也患有垂体腺瘤,多年前就是鲁晓杰院长亲自为他做的手术,手术效果很好,这次我们也是冲着鲁院长来的,相信鲁院长能够帮我们解除病痛”。老王坦言。

结合老王的病症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他脑内的肿瘤被判断为垂体腺瘤。据悉,垂体腺瘤是一种生长在颅内鞍区的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生长相对缓慢,但王先生颅内的垂体腺瘤已生长较大,已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视物重影、上睑下垂、视力减退等,都和垂体腺瘤体积增大压迫颅神经有关,若不手术治疗则会使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失明。

治疗:多学科会诊,经鼻腔取肿瘤

因王先生患有过敏性紫癜、长期服用激素药物,造成了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升高等情况,导致手术风险极大。据悉,这种风险包括术中、术后极易出血,以及术后伤口不易愈合等。为此,神经外科邀请院内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耐受情况,以及术前治疗方案,并在科内召开手术讨论,为老王量身制定手术方案,以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病灶完整切除。最终,手术由鲁晓杰及其神经外科团队按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完成: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完整切除王先生颅内的巨大垂体腺瘤。术后王先生很快恢复了清醒,且并未出现脑脊液鼻漏、尿崩症等常见并发症,复查头颅MRI提示垂体瘤全切,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将内镜从鼻腔进入到大脑,无需开颅,这项技术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安全有效切除肿瘤、更好保护正常组织,但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鼻腔粘膜非常脆容易出血,把内镜伸入鼻腔时,镜头很容易损伤黏膜,血液出血会把镜头弄模糊,手术还没真正开始,医生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绕着擦镜头、止血等重复无效操作,手术耗时长,医生精力有限,再加上内镜下的解剖镜头结构和平常不一样,不少医生“望而生畏”。

探索:高精尖技术让更多无锡患者留在本地

垂体腺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一般为十万分之一,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大部分垂体腺瘤起病隐匿、生长缓慢,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极易漏诊,等到发现时部分垂体腺瘤已生长较大,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肿瘤压迫症状以及内分泌激素异常。肿瘤压迫症状主要有头痛、精神萎靡、视力下降、视野缩小、视物变形甚至复视等。

如今,无锡的卫生健康事业伴随着年百名博士“锡”引力活动的落户以及一大批高精尖技术的发展让更多患者选择留在无锡治疗。医院神经外科在鲁晓杰院长的带领下,已成功开展神经内镜经鼻蝶治疗垂体瘤手术30余例,他带领的团队所开展的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季娜娜

校对徐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