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增加脑出血(ICH)的风险,但已证实在脑缺血症状发作后的最初4.5h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益处。这些ICH中的大多数是梗死区域内的出血性转化,但是对于接受了rtPA溶栓的脑缺血和接受了rtPA溶栓的其他疾病比如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2%的患者发生了远隔部位ICH(r-ICH)。
r-ICHs更常见于白质改变或微出血患者中。脑叶r-ICH在具有淀粉样血管病标志物的患者中更常见,而深部r-ICH更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中。在大多数情况下,r-ICH的潜在机制仍然未知,推测主要是由于静止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和局部病变如脑微出血(CMB)的出血。大多数关于r-ICHs的研究都采用了CT扫描,CT扫描对于检测先前存在的脑部病变不如MRI敏感。
年3月来自法国的AgatheDrelon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验讫假说:静脉溶栓后r-ICHs发生在先前存在的脑部病变中。
研究者前瞻性收集了连续静脉溶栓的脑缺血患者,并且评价了发生r-ICH患者的基线MRI结果以识别是否先前存在脑部病变。
在例患者中,24例(2.5%)发生了r-ICH:脑叶14例,深部7例,脑叶和深部出血3例。16例为无症状ICH,占所有患者的1.75,占r-ICH的66.7%。在这些患者中,共发生了41个r-ICH,17个(41%)发生在溶栓前存在的病灶中:6个脑微出血,6个陈旧和1个最近的梗死,4个位于白质高信号的区域。r-ICH患者存在局限于脑叶CMB的可能性更大(P=0.)。与非r-ICH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年龄更大(大10岁)(P=0.),基线收缩压更高(高16mmHg)(P=0.),CMB更多(P=0.)。临床特征(年龄、基线收缩压)比影像学参数(单纯脑叶CMB和5个CMB)能够更好地预测r-ICH。r-ICH具有与不良预后相关的趋势。
最终作者认为在近一半的r-ICH患者中发现了先前存在的脑部病变。所有这些都是血管来源的,支持r-ICH发生在先前存在的脑部病灶中的假设。高场强核磁可以有助于识别那些表面正常区域的先前存在的脑病病变。
文献出处:
Neurology.Mar3;94(9):e-e.doi:10./WNL..EpubDec27.RemotebrainhemorrhageafterIVthrombolysis:Roleofpreexistinglesions.—END—
看完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