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无声的语言,更是聆听心声与倾诉心灵的窗口。用文学这种无可替代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与残疾人的心灵沟通,通过写作重获精神自由,切身感受文学创作的力量。让平等、尊重、友爱、互助、融合的阳光照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青春的名义在轮椅上奔跑王忆,年出生,当代青年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曾获“江苏好青年”“南京自强模范”“南京好市民”等称号。王忆自出生就身患小脑偏瘫,无法行走。30年来,她从未享受过奔跑的欢乐,但她却在文字间找寻到了肆意穿行的洒脱。至目前已经出版:随笔集《轮椅上的青春》《在轮椅上奔跑》,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在静寂里逆生长》等七部作品。年10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写信给王忆,盛赞王忆是“不倒的生命之树”。身残志坚的青年女作家王忆新书首发:以青春的名义,在轮椅上奔跑近日,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江苏青年残障作家王忆带着她的第七部作品《在轮椅上奔跑》来到扬州,走进高校,以青春的名义,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与现场的师生、读者进行分享。《在轮椅上奔跑》为王忆在年至年十余年间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十八岁成年到三十而立的平凡而又激荡的十余年时光——从盐城到南京,从求学到自学,从懵懵懂懂的小丫头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更从女“坐家”到女“作家”。书中既有她对青春生活的回忆,对亲情友情的珍重,也有她几年来的创作与出版心路,更有她对外界质疑的回应,对梦想的矢志不渝。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所言:“奔跑,是人生最美的姿态……王忆用右手的一根食指在键盘上奔跑,同样是世界上最优雅、最健美的姿态。”王忆常将自己的电动轮椅车称为自己的“小宝马”,自己开着“小宝马”便能“溜达”世界;而她更通过自己的文字,“在轮椅上真实地奔跑”。正如她在书中所说:“从前我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借助轮椅移动就已经是一件很不错的事,但是这几年因为有了很多人的陪伴鼓励,文学事业步入正轨,让我着实感到自己是在真实地奔跑。”王忆的励志故事感染所有师生,现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学生集体朗诵王忆的诗作《致别样青年》。王忆用轮椅丈量世界,用一根手指敲打键盘写下七部作品,确实令人钦佩,了不起!该校信息工程系大三女生张书航说,“王忆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有阳光的温暖,也有夜晚的冷寂,是她追梦的心灵体悟,传递了新时代新青年正能量,我为她坚忍的毅力深深感动。”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笑对生活,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王忆向人们传递“永不言弃”的正能量。“轮椅上的青春,是素颜朝天,却仍然自信和美丽……有时彷徨,有时不安,更多时候依然快乐,只因相信更好的明天。”这是王忆的诗句,更是她对生活、对文学的期待。只问你心无问西东脊髓内肿瘤发病率是十万分之零点三,听起来遥不可及,而当它降临到某个个体身上,是何等具体而沉重。蒋萌,14岁起因这种极罕见病症不得不与轮椅相伴。双下肢瘫痪、左手不灵活、腰部使不上劲儿的严重后遗症时刻叫嚣着现实的残酷。本应是肆意绽放的年纪却不幸遭此厄运,蒋萌也曾“一度沉寂”,困守家中十年。在家独处的日子里,学英语、学编程、攒电脑,天性要强的他还是琢磨着掌握一门技能,自己养活自己。寒来暑往,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甚至不肯给自己放一天假,然而,这些计划中的选项最终都没能如愿。兜兜转转,一通偶然的来电和父亲不经意的提议,让蒋萌在转角遇见“写作”,这个意外选项撞进蒋萌的生活,助他绝地反击,重新掌握命运的主动权。从此,蒋萌开始了漫长的自救之路。蒋萌近影据父亲蒋元明回忆,蒋萌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起初的日记内容只是简单的“今天我很高兴”,再无更多具体描述。日子久了,当年那个小孩童的笔下开始出现完整的故事了,记述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日记中除“你来我挡”等场面描写以外,甚至还有对焦灼心理的描写。在病后最艰难的几年,做完手术的蒋萌在家独处,即使连手都不能自如活动,仍然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那时的日记中并没有痛彻人生的感悟,相反只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就是这些非常私人化的记述,无意中完成了一项语言训练,也如实刻录了蒋萌“特殊时期”的生活片断。学英语也是锻炼语言的过程。从年开始直到年前后,他持续了五六年的高强度学习。英译汉,汉译英,需要把逻辑理顺,每天按照背单词、读课文、做作业、自己批改的流程循环往复。考虑到同龄人的学习进度,同时抱着专注于一件事的想法,他几乎不为自己留休息日。锻炼也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如果不坚持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要么是缺乏运动,变成大胖子;要么是由于肌肉功能退化,人变得干瘦。从十几岁到现在,眼见着蒋萌的状态保持不错,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如此。同龄人青少年时代考虑最多的恐怕是学习,其他事项多由父母操持,大可不必忧心。而蒋萌小小年纪就接触到看病难、托关系等社会弊病,当时对这些怪现象还不能全然理解,但他仍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看法。更不必说亲身经历生离死别、人情冷暖,这些对未经世事的年纪显得过于沉重,但他注重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也由此萌芽。由无忧无虑到终日与轮椅相伴,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蒋萌产生了自卑情绪,寡言少语。十年不外出,蒋萌与世界的连结来源于每日读报,其中看得最多的是社会版新闻。阅读有兴趣,读后有感想,长年下来,形成了积累。数理化蒋萌没学过,但社会上的事他无论亲身经历还是阅读积累都看了很多,认识水平已经远超同龄人,甚至比有些成年人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他开始写评论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十年独处的日子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它客观上给了蒋萌消化和理解见闻的机会。拆过电脑,拆过母亲的手机,即使这两样当初还属于大多数人眼中的奢侈品,家人还是无条件相信蒋萌:“我的家人相信我,让我去尝试,这给了我很大鼓励。如果在家很封闭,动手做事时被质疑,我不会成为今天的我。父母该工作时就去工作,虽然十年中可能面临暂时的孤独,但也因此有了思考的时间,内心有了独立的空间。”技能、身体、思想的准备于无形中成熟,加上家人的支持,蒋萌距离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只剩一个机会。不久,这个机会来敲门了。年的一天,蒋萌接到一个打给父亲的电话。来电者是上海的一位老报人邵传烈,打电话是希望蒋元明为东方网撰稿。当时父亲不在家,约稿意愿便由蒋萌转达,没想到蒋元明说:“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没想到父亲会有此提议,蒋萌将担心实话实说:“我行吗?”蒋元明鼓励儿子:“不就是写文章吗,写不好,还能写坏了吗?”父亲的态度为蒋萌卸下了心理包袱。不久,他发表了处女作——《F1需要“花瓶”吗?》。蒋萌是F1赛事的老观众,因此写起这篇需要相关知识的评论游刃有余。尽管这第一次尝试的文字今天看来稍显青涩,但先声夺人的文风得到了编辑和网友的赞许,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机遇的来临激荡了蒋萌的内心,他在自传中写道:“我隐隐感觉到,写作有可能会成为我的一个活计。它犹如一缕曙光,微微地照亮了我阴霾久矣的生活……写作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好的方式,被我恰巧撞上,我想我必须抓住它!”蒋萌笑谈,过去读报,是“有想法没处说”,自从写起评论,他可以把想法表达出来了。好的评论文章要以理服人,极其注重逻辑:不能简单粗暴地说“这事儿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读者会问“为什么”。早在读者提问之先,评论作者就要理顺说理的逻辑,使行文顺理成章,严谨圆满,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思考过程。好在蒋萌善于思辨,用他自己的话说写起评论来能够很快“上路”。杂文家李景阳评价蒋萌的写作:“张海迪善于抒情,史铁生善于叙事,而有同样身体条件能拿起思辨和*论武器的,也许蒋萌是第一人。”特殊的境遇使蒋萌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和系统的训练,他的写作反而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特色——蒋元明评价儿子的写作走的是“野路子”;更有人评价他擅长“白描”。鲜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时下流行的文艺范儿格调,趟“野路子”的蒋萌通常会选取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