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您有一份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慢性疾病的用药、血糖监测方面认知误区的信息,请查收。
误区一:降压药尽量不要吃,
吃了以后会产生依赖,必须长期。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高血压是终生疾病,一般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如果你多次测量血压高于/90mmHg以上,应立即服用降压药。
早期服用降压药的好处:
容易使血压达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二:降压药吃了一段时间后
需要换一个药,否则疗效会变差。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频繁更换降压药,不容易稳定血压。若你服用这个降压药期间,血压能达标且比较稳定,尽量不要换药。
以下这几种情况,就需要考虑换药:
饮酒的患者,尽量选用“地平”类药物。
尿酸高的患者,不要使用利尿剂或含利尿剂的复方制剂降压药。
有糖尿病史,慎用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
心率低于60次/分,不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如有牙龈粘膜增生,下肢水肿明显,慎用“地平”类降压药。
误区三:空腹测血糖最准确,
其他时间段可以不测。
空腹血糖是判断血糖控制最主要、最方便的措施。但是有些病人会出现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而且口服降糖药有以控制空腹为主还是餐后为主的区别。所以有必要查一下餐后1小时或2小时的血糖,另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有条件的话,建议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误区四:我有脑梗塞,即使没有头晕、
头痛等症状,也需要每年两次静脉输液,
可以预防发作。
这个是错误的观点。首先单纯的输液是不能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可以根据病情实际情况由医生指导下,考虑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来预防,非必要时尽量不要采取补液治疗。
练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
原标题:《健康误区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