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我看了有九万多中风偏瘫患者,我就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分享一下:我对偏瘫的认识,对脑梗、脑出血的认识。
我95年前看病,那个时候我这个地方就叫“穷人门诊”,专门给穷人看病的,所以咱这个穷人门诊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95年以前来的脑梗、脑出血基本上没有留后遗症,为啥呢?因为大家都不是很富有,医院。95年以后,大家都相对有钱了,医院了,大家来我这儿看病的其本上是留了后遗症才来看病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凡是输液体的,尤其是在患侧输液体的遗留的后遗症比较多,致残率也比较高。还有就是打甘露醇打的多的,再一个吃活血的药吃的多的,这些病人很多胳膊腿会越来越硬。大家都知道很多病人刚开始是软的,到了最后变成僵直的了,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和这些药物没有关系?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话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针灸治疗遗留后遗症的很少很少。但我是越干越干越伤心,越干越干越痛心,因为我们没有话语权,我们只能给人治病,我们又左右不了舆论,就默默地干了这么多年。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新闻媒体开始报道了,良心的西医大夫也开始说了,脑中风打吊针对致残率非常高。
针对中风偏瘫我用针是不捻针的,我用是自己总结的针法,两步到位,一、二,到位了。就说第一、先扎进皮肤,第二、就是一针到位。但也不是说你拿个针扎进去就是我的方法,在这个针进去的时候我是捻转进针的,只要捻转水平到位了,在留针期间是不行针的,但是你技术更不上的话对治疗效果影响还是很大的。还有个针法就是大家都咨询到的头针,我扎头针速度是特别快的,六、七跟针可能在5秒钟就扎完了,这针法,比治疗偏瘫的进针速度和捻转还要快,导致很多人都没看到我捻转过一样,留针期间也是不用行针的。
我的针法和传统的针法不大一样,为什么我扎针中间不行针的?因为我的病号多,90年到现在都有多万了,我就做了大量的对比,行针的和不行针的最后效果怎么样?最后我总结出我的这个针法,效果还挺好,还不错,这是我个人的手法。
大家都很想知道这个偏瘫针灸怎么治?我只说一下我怎么治的,你们大家可以试一下。我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扎哪些穴位?这个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我通常不扎环跳,我扎的是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中间,针的深度是3寸,第二针是合谷透后溪,第三针是外关,第四针曲池,曲池的深度也是3寸,头晕的再加百会或者头五针。
在这个行医过程中我总结了,偏瘫还是用针灸比较好,我们开的“穷人门诊”,穷人来的比较多,数据比较大,这个效果非常好。如果是患者没输液体,效果可能是几天就好,如果输液体了,留下后遗症了,就比较麻烦,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他恢复的慢。输液体越少治疗起来效果越好,不往患侧输液体的,他恢复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在这里提醒下大家,我们自家人谁得了这种病不要在患侧输液体,最好是人不昏迷不要输液,原因是什么?大家想一想,如果说你昏迷了,你吃不下饭去,不给你急救你是不是就饿死了?所以在昏迷的时候你必须要急救,不输液体也不行,营养没法进去。就像在旧社会,没有西医介入的时候我们昏迷了也只有在这里等死了,我们昏迷了,吃不下饭去,只有等死。现在西医介入以后,输液体给你这糖啊,营养啊,最起码给你一个生的机会。
西医不是一无是处的,中医是个包容的医学,不能非此即彼,中医好了,西医就不好?这是思想问题,不是客观的学术态度。我们对昏迷的人一定要用西医的技术来跟进,把人救活了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人不昏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针灸的办法来治疗,观察、扎针,扎针、观察,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现在西医把这些做烂了,大量的输液体,不该用的也用,致残率特别高,现在出去看看,到处都是偏瘫,到处都是留后遗症的。
95年以前我看这个病很少有人留后遗症的,所以成名也是在95年以前成名,因为看一个好一个,到了现在看一个比较困难,看一个比较困难,为啥?总的后遗症留的越来越多,家里越有钱的,输液越多的,留的后遗症就越多,所以不只是病人头大,我这个头也越来越大了。
中风偏瘫,我在临床上分为软瘫和硬瘫。其实刚开始得了这个偏瘫以后都是胳膊腿没劲,偏瘫基本上都是软瘫,越到了后面胳膊腿僵直是怎么造成的?医院输液体输的。
我个人来分析输液体怎么造成胳膊腿变硬的?不用讲专业术语的只是,我从最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热胀冷缩。我们都知道天气如果不下雨电线是耷拉着,如果一下雨,气温就是降了那么几度,电线就拉直了。这个电线可能几头牛都拉不直,但是一下雨这个温度就把他拉直了,同样的道理说这个热胀冷缩对血管、神经的影响是不是特别大?尤其是冬天,有的时候24小时输液体,这个液体和身体的温差是多少?
中风偏瘫不可怕,患病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
喜欢就点个赞、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