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术者:宋佳杨明贾白雪江裕华马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患者,女,因“发作性头晕半月余”入院。医院,头部MR示右侧小脑多发点状梗塞(图1A,B)。头部MRA示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图1C,D)。
图1
术前DSA:前循环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图2A-D)。后循环造影示右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左小脑前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图3A,B),左椎动脉V1及V2段近段闭塞,通过肌支和颈深动脉代偿供血(图3C,D)。
图2
图3
高分辨核磁:左椎动脉V4段完全闭塞(图4A),基底动脉下段偏心性重度狭窄(图4B)。
图4
既往: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
查体:NS(-)。
病后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治疗。
诊断
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
左小脑前下动脉瘤
术前讨论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患者小脑梗塞,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为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瘤未破裂,拟行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相关风险:医源性夹层,动脉破裂,穿支事件,急性血栓形成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股动脉穿刺入路,置入6F鞘,将6F导引导管送至左椎动脉V2段,行右椎动脉颅内段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左侧小脑前下动脉瘤(图5A)。在路图下将Transend(0.″,cm)微导丝通过狭窄段送至右大脑后动脉P1段,沿微导丝送入Gateway(2.5mm×9mm)球囊至狭窄处,对位准确后充盈球囊(图5B),造影示狭窄明显改善(图5C),撤出球囊,沿微导丝送入Wingspan(3.5mm×20mm)支架,支架远端置于小脑前下动脉远端,近段置于右侧V4段完全覆盖病变,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TICI3级。观察10分钟,再次造影见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急性血栓形成(图5D),结束手术。
图5
讨论
本例患者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合并远端动脉瘤,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为本次处理的主要病变,考虑动脉瘤较小并形态规则,选择一枚支架能够同时覆盖狭窄病变和动脉瘤,解决狭窄的基础上给予动脉瘤血流导向的作用,待复查结果观察动脉瘤变化。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