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工作报告摘录:
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入围全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新增备案托育机构30家、婴幼儿普惠托育托位个。市三院获批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蚌医一附院与浙大二院共建国家级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获省支持。完成所村卫生室新一轮标准化建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民生关切,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围绕健康蚌埠建设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健康项目进展迅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强化医联体建设让分级诊疗真正“转”起来
“虽说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医院,看病还是方便些。”去年12月底,由禹会区*府与市一院联手打造的市一院禹会医院、马城镇中心卫生院也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协议,市一院将全面、长期指派各科医护专家、业务骨干及管理团队驻分院工作,为马城镇21个行*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这让百姓在“家门口”看专家的愿望得以实现。
一直以来,医院人满为患、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难以维持,“上转容易、下转难”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结合地域位置特征、现有医疗资源配置及自身发展,不断推进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从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以市属7医院为龙头,建设16个紧密型医联体,覆盖76家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人财物、医教研一体化管理,选派优秀医护人员下沉社区,有效解决了社区力量不足问题;
医院牵头,建设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的上下贯通,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全市组建了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医生共签约.2万人,签约率32%,履约群众满意率93.5%,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年全年,医院下转患者同比增长10%,医院“看大病”功能回归,基层医疗机构“看小病”作用增强,分级诊疗效应得以充分释放。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紧密型医联体的建立,可及时填补周边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短板,这是深化医改、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践行为民宗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有益探索。大医院“牵手”基层医疗机构,有助于转诊更畅通,让基层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充分发挥,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就医需求。
城市互联倾力打造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对接交流合作,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蚌埠一直在探索,尤其是在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输入及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市在省内率先与上海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签署战略协议,结合市一、二、三院基础优势,与同济大学附属十院差异化合作神经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眼科、心血管内科等19个重点学科,构建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同济大学附属十院在蚌设立了心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7个名医工作室,医院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医疗界“大咖”奔赴蚌埠,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让百姓赞不绝口。其中,高亮教授带领市一院神经外科创新实施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有效预防了患者再次三叉神经痛;“国之名医”徐亚伟教授带领市二院心内科采用国际领先技术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实施逆向介入治疗,彻底解除了患者病痛;程忠平教授带领市三院妇产科在保留患者子宫的基础上实施子宫肌瘤微创治疗,让患者重获新生。
去年6月,代表业内顶尖水平的长三角医疗装备新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由徐亚伟教授担任名誉主席的胸痛中心联盟在市二院正式揭牌。市三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中国千县万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安徽唯一试点,标志着我市医疗影响力已经逐步开始辐射皖北。
一大批名医、专家、博士开启院院科室间的深度合作,一批临床技术骨干逐渐成熟,可以独当一面。医院合作科室的疑难重症治疗能力、关键技术承接能力和科研创新突破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32.81%,三四类手术量同比上升34.19%,蚌埠患者外出就诊率不断下降;全市享受医保待遇跨省就医住院患者1.6万人,仅占全市享受医保待遇出院人次的3.9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16个百分点。
育人才强基层开启乡村振兴健康之路
“老伴有点头晕,这段时间吃得也少,王医生能不能上门瞧一瞧。”怀远县荆山镇涡南村村民江玉侠因脑梗后遗症,每年入冬后,身体总会有些不舒服。得知消息后,村医王艳立马带着急诊箱就出发了。
年进入涡南村卫生院的王艳,经过多年的集中培训学习,顺利通过了全国统一考核,取得了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之后,她的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管理着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在内的余位村民。而她所在的涡南村卫生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设施得到了升级,门诊室、输液室、药品阴凉柜、观察室、移动紫外线消*车等一应俱全。”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针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能力薄弱,诊疗水平有限等实际,我市借助“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构建的有利契机,全面启动乡村医生培养五年轮训计划,每年安排万元共计万元培训经费,强化对常见病的诊断、临床诊疗技能、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就诊指南、生活指导、随访等进行规范和专门培训。医院去年共计选派96名医院骨干医师下派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帮助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中心卫生院等级创建,有力地推动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
此外,我市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建立退出村医待遇保障机制,实行薪酬加补贴制度,多渠道村医补偿,优化村医执业环境。全市累计投入中央财*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和非标专项债资金1.6亿元,用以改造提升村卫生室,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硬件短板。目前,首批纳入城市医联体建设的10家基层医疗机构,已全部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
提升医疗服务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自从推行网上预约挂号以来,我们老百姓看病便利多了。”家住禹会区的张女士因胃病,要前往市三院消化内科复诊。在朋友的建议下,她通过手机注册了电子健康卡,让她没想到的是,不仅可以在线预约专家,分时段就医,还可以随时随地缴费,不用再去窗口排长队。
“办卡、刷卡和充钱的步骤都省了,余额不足时,还可以用手机随时充值,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随时查看检验检查报告,像一些血常规等检查项目,就医院了,确实方便。”王女士说。
医院了解到,疫情防控管理常态化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让医院“解锁”了更多新功能。目前市属医疗机构已开通网上自助就医功能,通过电脑端、手机端均可实现自助预约挂号付费,医院“上线”无接触式自助服务设备以及远程就医等功能,为医院防疫关口前移做提速,助力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此外,我市还与安徽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市属七医院医院项目,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融合等前沿技术,推动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和智慧管理发展。
啃下项目建设“硬骨头”,筑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基。通过实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我市进一步弥补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目前,市一、二、三、四院等十三五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医院改造、市中心血站血液检测中心等专项债、特别国债项目序时推进,城市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即将在十四五迈上崭新台阶。
同时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网络,着力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目前,医院胸痛中心正式通过国家认证,医院获得国家级房颤中心挂牌,市三院获批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蚌医一附院与浙大二院共建国家级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获省支持,全市医疗救治能力明显增强。
在新冠病*变异株不断出现的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压紧压实属地和网格责任,持续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核酸检测筛查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以人为本推动计生服务转型升级
人口计生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更是千家万户福祉所系的民生问题。随着三孩*策的落地,关于母婴安全、配套*策以及公共服务等相关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为建立健全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管理的体制机制,我市已将惠普托育服务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婴幼儿普惠托育托位数共计个,新增备案托育机构30家。
为全力保障母婴安全,我市科学实施三级预防措施,建立婚姻登记、免费婚检、免费孕检、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儿救治一条龙服务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三级预防全周期全过程服务。持续推动母婴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目前全市共设置母婴室91个。通过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扎实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切实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随访工作。持续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年共完成宫颈癌检查人,完成率.05%;乳腺癌检查人,完成率.9%。
持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力度,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年全市60周岁以上纳入国家系统的奖励扶助对象人,特别扶助对象人,发放资金.万元。组织开展全市退休人员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工作,涉及企业退休人员人,市级拨付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金.28万元。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聚焦百姓向往,我市在一次次跨越赶超中瞄准民生保障的“空白点”,扎实推进综合医改,完善医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努力让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幸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