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脓肿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应在三岁后接受颅骨修复手术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斑病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人体健康系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受伤或病变,往往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这时,神经科的医生们就是守护我们神经系统安全的坚实防线。

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征兆

神经系统疾病从大体上来讲,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最终的区别是看治疗方案。神经外科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内科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解决神经系统疾病。现在随着神经系统介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出现,这两个科室有一定的交叉,也包括血管内的治疗、脑梗塞的治疗。

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以颅脑损伤,脊柱、脊髓、脑部的肿瘤以及脑部血管栓塞等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疾病为主。这些疾病往往都会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身体其实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前就已经有了预兆。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剧烈头痛或突发癫痫、肢体无力等情况,往往就是身体给我们的健康发出的预警。

我们确实是有很多的疾病的,首先症状是身体出现了,比如说头疼,有很多疾病的首发症状是头疼。比如说血管性的疾病,脑出血或者是像刚才提到的动脉瘤的中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也是剧烈的头疼。另外像一些颅内的肿瘤或者颅内的感染,首发症状也都是头疼。

另外癫痫发作也是因为颅内的疾病,包括感染、肿瘤也好,首发症状就是癫痫。还有肢体的活动障碍,肢体的无力,包括语言障碍,说着说着话突然就讲不出来了,或者本来说我认识这支笔,但是你让他说是钢笔还是铅笔,他就说不出来了。这是我们临床的一个失语的一种表现。如果有这些表现,医院去看神经外科医生。

颅脑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当中,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受伤后的昏迷时长以及临床表现,可以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重症四种级别。

轻微颅脑损伤一般是在受伤以后昏迷半个小时以内,有轻度的头痛、头晕的症状,血压、脉搏、体温都是正常的。中度颅脑损伤一般是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内,有一些轻度的神经系统的反应,像失语或者是肢体的活动障碍,还有一些血压、脉搏的变化。重度颅脑损伤就是昏迷超过12小时以上,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已经不稳定,甚至还包括休克和其他脏器的损伤。危重型就是有可能出现呼吸停止,心跳、血压、脉搏都不稳定了。最主要的还是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来做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中度、重度颅脑损伤对于人们来说较为容易判断,而轻度颅脑损伤有时却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在头部受到撞击后出现了昏迷的情况,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由于机体反应与年轻人相比较为迟缓,心脑血管也更为脆弱,因此在受伤后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在颅脑损伤的各种症状当中,颅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那么颅骨缺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它又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临床常规讲的颅骨缺损都是说由于手术以后颅内压增高,手术过程中不能够还纳骨瓣,形成手术后遗留颅骨缺损,我们临床诊断为后天性手术后颅骨缺损。很少一部分是先天的,例如颅裂引起的颅骨缺损,其中包括脑的畸形、脑膨出等。临床上我们常讲的颅骨缺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手术后未还纳骨瓣而引起的,而且面积都比较大。这样就会在临床上会有一些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外观不好看,有的是脑组织从骨窗向外膨出,另外还有的是局部有凹陷的情况,这样在外观上就能看出,影响美观。所以说还是建议在手术后三个月尽早做颅骨修补的手术。

颅骨修复术的风险如何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临床当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二次损伤。而在很多人看来,“修补颅骨”这件事肯定危险性很高,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手术本身的风险来讲,手术风险没有那么高。包括我们现在做颅骨修复手术,基本上是说在手术的过程中,整个手术下来出血也就在10毫升左右。我们一个正常体检抽血量还多于10毫升,两管血以上。所以说从手术本身来讲危险性不高,可以说是相当安全的一类手术。而且我们现在用的材料也都是非常好的材料,术前已经设计得非常完美,直接就镶嵌到颅骨里。

颅骨修复术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小,因此只要患者自身没有其他严重疾病就都可以接受手术。随着药物与麻醉技术的发展进步,老年人进行手术的年龄上限也在不断提高;儿童由于在三岁前处于颅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我们建议,幼儿应当在三周岁之后再接受颅骨修复手术。同时,颅骨缺损区域并不会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家长在选择手术时也不必担心孩子在身体发育后,颅骨修复的区域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来进行调整。同时颅骨修复术的创口和伤害都较小,因此术后的恢复期也相对比较短。

手术基本上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手术,术中出血非常少,这样的话我们术前有一个准备时间,术后基本上出了手术室(患者)就清醒了,你跟他说说话聊天什么的都可以,一般一两天就可以下地离床活动,七天就拆线出院了,基本上经过半个月的休养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基本上不受影响。甚至还有患者问我多长时间来复查一次,我说你半年之后复查完了就可以了,就不用再来找我了。就是说其实咱们的恢复速度非常快。

修复颅骨要使用哪些材料?

在颅骨修复手术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选择修复颅骨所使用的材料。由于修复材料往往要伴随患者此后多年的生活,因此材料在选择时首先要求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需要同时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既提供足够坚强的保护,也要满足术中塑形的需要,达到外形修复整容满意的效果。那么目前颅骨修复术当中主要使用的材料都有哪些呢?

现在我们颅骨修补手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是逐渐地更新换代,早的像我们20年之前,我们刚上班的时候用的是有机玻璃,甚至骨水泥。经过材料的不断进化,从近20年来讲,钛网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修补材料。大家可以看,这就是我们使用的钛合金的材料,我们叫钛板也好,叫钛网也好,都是这一类的东西,覆盖在颅骨缺损的区域。

另外一个我们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PEEK材料,学名叫聚醚醚酮的材料,这个是我们近些年颅骨修补的一个材料,它可以替代钛网。大家可以看钛网相对来说比较软,可以看一看这个,虽然它是金属材料,但是做得非常薄,这样的话在我们按压的时候,它有一定的变形。PEEK材料相对来讲硬度就非常好,而且术前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是三维的设计,完全契合到颅骨缺损的区域,然后固定形成一个完美的修复,这是目前使用的这两种材料。这两种材料都是符合人体的,组织相容性是非常好的材料。

作为目前颅骨修复手术的两种常用材料,钛合金与PEEK这两种材料的特点都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

20年前我们开始使用钛网的材料进行颅骨修补,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材料,组织相融性是非常好的,很少有排异的现象出现。应用20多年了,也是很成熟的一个材料。但是说它毕竟是一个金属,它是一个冷热的导体,这样的话有一些人比较敏感,包括南方过热的地区,还有北方过冷的地区,有些人会有局部不适(使用)钛网之后,它有一定的感觉,比如说暴晒之后或者过冷区域,局部有感觉过冷过热,这个确实是这样。另外一个就是说钛网强度没有那么强,是临床中碰到过几例,比如说受到了撞击,钛网就造成了局部的凹陷。

PEEK材料也是近十几年新兴的一种材料,最早PEEK材料是应用于骨科脊柱外科做替换人工椎间盘的一个材料,当然这个材料比较贵,用骨科体积比较小,近些年因为材料的进展,应用于神经外科这个区域了。这个材料强度非常强,我们做过撞击的实验,强度接近,甚至比颅骨的强度更强,抗打击能力非常好。所以说这个材料现在有逐渐替代钛网的趋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