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天气已渐渐转凉,甚至还有点刺骨。迎着薄医院里,没想到科室乱作一团。只听见心电监护与输液泵刺耳的报警声,看来这个夜班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急匆匆的与白班护士交完班,就开始了我的夜班之旅。
正当我忙的不可开交时,急诊科打电话询问床铺,没过几分钟,患者就已经到达了病区。一位40来岁的阿姨,脑梗塞入院,左侧肢体活动不灵。
急匆匆的接完患者,又开始了我的手头工作。医生看完患者后,医嘱准备输液,我便让另一位护士小张去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没过几分钟,小张便哭丧着脸回来了,说患者血管太细,自己没打上,于是我便去病房为患者静脉输液
一进入病房,患者脸色不大好看,询问得知因为小张没有一针见血,患者非常生气。我先安慰患者,随后扎上止血带准备找血管。因为患者血管较细,我就采用先扎皮肤再扎血管的方法,一针见血。没想到穿刺成功后患者却不乐意了。说我打针疼,肯定扎到他骨头上了。我急忙解释,和阿姨说:“阿姨,因为你这血管比较细,所以我进针浅,进针慢,可能稍微疼点,但是不容易鼓针。”阿姨一听更加不乐意了“什么叫疼一丁点,你都给我扎到骨头上去了,有你这么打针的吗?之前我打针的时候人家别的护士打针一点都不疼,肯定是你技术问题。”听到这个,我也没话说。因为患者不依不饶。最后是医生出面平息了此事。
作为一名护士,静脉输液治疗是最考验技术的。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和我说最喜欢那种推着治疗车进来,不说话一针见血,然后着车子出去的护士,因为这种护士看起来很麻利,让人觉得很有威严。
大部分时候,患者要的不是你的服务态度好,不是你说的话多。要的就是你有一针见血的能力。但是在临床上尤其是内科和儿科,有些情况下很难做到一针见血。
那么有什么方法既能做到一针见血又能减轻患者疼痛呢?
1、首先要多练习,我实习期间为了练打针技术通常使用一次性头皮针来练习,有些护士也会选用茄子来练习,观察茄子上面的纹路,就像人手上蜿蜒的血管一样。
2、打针时对于较好的血管要快准狠,对于难打的血管尽量进针慢一点。尤其在心血管科。老人血管大都较细,所以注射时需谨慎。
3、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可以减轻病人痛苦。
4、对血管粗而明显者,应以20度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度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皮肤,当针头跟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斜。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这样可以避免刺破血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5、非握拳穿刺法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伸展,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背两侧,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角度为5-15度,此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
6、对于浮肿的病人应选用粗血管,用拇指延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于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度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可成功。
小结
以上的这些小技巧,对于提高临床护士静脉穿刺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请大家多多学习。如果有好的静脉输液方法,大家也可以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