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且易复发。因此脑梗死一旦发生,迅速识别和就医非常关键。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医院后,卒中医生首先会给患者做头颅CT,脑动脉CTA等检查,判断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脑梗死),是否存在脑内大血管闭塞。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溶栓治疗:是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解血栓,从而恢复血流。溶栓治疗需要在4.5小时,排除禁忌后方可实行。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的几率约为30%。溶栓后有脑出血风险,出血概率不到10%。
2.取栓治疗:取栓治疗是近10年才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一线治疗手段。取栓治疗是指通过血管内途径,运用导丝、导管、取栓支架等材料将血管开通。研究表明,取栓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溶栓治疗,仍然存在脑出血、再灌注损伤等风险。目前取栓治疗的适应症已进一步放宽,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3.桥接治疗:是指符合溶栓指征的病人在溶栓后紧接着进行取栓治疗。最新指南推荐溶栓后无需等待溶栓结果直接送导管室进行取栓。
4.一般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防治并发症等等。
5.外科手术:部分病人脑梗死面积较大,梗死的脑组织会发生水肿,可能发生脑疝,危及生命。这些患者经神经外科医生评估后可行去骨瓣减压术,以挽救生命。
6.康复治疗:脑梗死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会让患者尽早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语言以及心理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能够让患者以更好的状态回归社会。
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超过一半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