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这是一个范围较广的病症,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致使颅内积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的症状。
然而,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会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差异而大不相同,要是出血发生在脑功能区,像脑干、丘脑、基底节(波及内囊)、顶叶等关键位置,哪怕出血量不多,患者也可能落下严重残疾,可要是出血在非功能区,像是额叶、颞叶、岛叶、小脑等地方,患者或许就不会有明显的后遗症。
脑出血的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
在超急性期,也就是48小时内,出血还不稳定,容易再次出血,这个时候得集中精力控制血压、进行止血治疗,这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极大,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像恶性高血压、肺炎、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高血糖等,得积极预防并处理好这些问题。
脑出血后的一个月内
出血后的一到两周是脑水肿的高发期,虽然出血量不再增加,但周围脑组织水肿会使颅内压升高,严重的还会出现脑疝症状,通常在一个月内,大部分积血会逐渐被吸收并趋于稳定。
等脑出血进入稳定期,就能够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了,同时要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一般来说,脑出血后的三个月内是康复锻炼的绝佳时机。预防并发症、避免肺炎、加强营养、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治疗方向。
脑出血后的2-3个月
这个时间段堪称康复训练的黄金期,此时,多数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种并发症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一些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继续借助药物治疗,同时要教会他们如何自我照顾和合理饮食,这时进行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因为患者的肌肉尚未完全萎缩,能通过训练维持一定的肌肉组织,防止肌肉萎缩、痉挛以及关节强直。
脑出血后的3-6个月
甚至最长能到一年,患者病情已经完全稳定,主要的治疗就是针对留下的后遗症进行康复训练,比如失语的发声练习、偏瘫的力量训练等,这一时期是康复的关键阶段,一定不能错过。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