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1号,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正式开始过草地,半路上,时任干部团团长的陈赓大将,与一名掉队的小红军比赛跑步,但走出几里地后,陈赓却突然惊呼道:我上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期内容就为大家圈个有用的历史,解密陈赓为何与小红军比赛跑步,为何陈赓在跑出几里地后,却突然惊呼:我上当了呢?
陈赓与小红军赛跑,为何惊呼:我上当了?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利后,被迫执行北上长征转移计划,漫漫长征路,从江西瑞金出发,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为止,一共2万5千里的路程,所以也称“万里长征”。
但长征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困难,除了在国军围追堵截危机下,路线选择上的困难,还要翻越许多险峻的峭壁,湍急的河流、深不可测的泥潭沼泽,无时不刻都在挑战着红军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
年初,我党政军总部机关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终于确定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思想指导路线,也在极端险峻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共产党和军队,而遵义会议,成为了我党政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
红军准备过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重新为红军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进一步方针路线,原先长征主力红军的行军路线是湖南湘西方向,但毛主席却直接下达最高指示:路线改为渡过长江,向四川成都的西南或西北地区进发,创建全新的革命根据地。
虽然遵义会议让长征走向了最终的胜利,但即便方向路线正确,也能行之有效地避开国军反动集团的追击,可却依然逃不过两大致命问题:没有代步工具,所以漫漫长征路,只能靠战士们的脚板,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极易造成急行军体力透支的情况,即便拥有钢铁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也很难突破生理不能承受的极限。
而在这种险峻情况下,日益短缺的粮食储备也让红军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体力的欠缺已经让红军不堪重负,再加上缺少粮食的饥寒交迫,红军的长征之路,几乎九死一生,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风亮节,革命斗争信念坚定的红军战士们,为了让自己的亲密战友和重伤员们多吃一口粮食,自己竟然跑去挖土刨野菜,啃树皮充饥。
红军就是靠着这样精诚团结的奉献精神,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创造了许多令人动容落泪的奇迹,也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夹金雪山脚下胜利会师后,于年8月下旬,开始翻越松潘草地大沼泽。
松潘草地位于四川阿坝,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米,整面积多达平方千米。因为地形地势复杂特殊,所以形成了一片片沼泽地,藏嵩草、乌拉苔、海韭菜等,植被形成的草甸盘庚错节,覆盖于沼泽之上,而在草甸之下,积水淤泥共存,泥泞不堪,浅处淹没膝盖,深处甚至能吞噬一个人,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灰色的死气海洋。
荒无人烟,鸟兽绝迹,一望无垠,若有人不慎跌落沼泽,无人相救只会越陷越深,直到被吞没。而且,草地大沼泽的气候非常恶劣,经常伴有风霜雨雪等极寒天气,本来红军没打算渡过这宛若生命禁区一样的地方,可因为一次战役却不得不改变新军路线。
年8月份,毛尔盖战役正式打响,红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打得非常艰苦,8月20号,党组总部机关召开毛尔盖会议,毛主席在会上重新制定战略方针和路线,决议全军转向西北,向陕甘宁地区进发,而横在红军面前的,正是松潘草地大沼泽,红军不得不选择背水一战,只要顺利过去万事大吉,但过不去则万事皆休。
与此同时,中国红军大学在这一天正式召开了开学典礼,红军大学是我党政军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主要组成部分是直属军委总部机关,由陈赓大将带领的红军干部团,全都是作战经验无比丰富的高端军事人才,是红军中非常重要的作战力量和保护伞。
毛尔盖会以后,红军正式进军松潘大草地,但周总理却因为水土不服,患上了非常严重的肝脓肿,高热难退,昏迷不醒,眼看危在旦夕。陈赓与后勤负责人杨立三同志,就亲自接过了用担架将周总理抬出草地的光荣任务,二人为周总理的病情,终日衣不解带,陈赓甚至还亲自专门跑到雪山取来冰雪,为高烧不退的周总理进行物理降温。
后来陈赓因为长期抬着担架急行军,直接导致他腿部的旧伤开始复发,松潘大草原冻冷彻骨的寒意让陈赓伤情加重,根本走不快,所以2名警卫员就陪着他远远落后于主力部队。
陈赓落后大部队,偶遇红小鬼
而就在这时,陈赓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矮小的身影,正在深绿色的沼泽地附近徘徊,定睛一看,这原来是个穿着红军军装的红小鬼,面黄肌瘦,眼窝深陷,衣服也被染上了脏污,但却背着一个庞大的斜挎包,鼓鼓囊囊好像装了很多东西,与他干瘦的身形显得格格不入。
很明显,这小红军跟陈赓他们一样,与大部队走散了,所以一张脏兮兮的小脸上写满了迷茫,但在看到陈赓后,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光芒。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红军一般不会掉队,所以陈赓看到小红军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一定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主动走上前去询问道:小同志啊,你怎么掉队了?是肚子给你闹革命了?
这是陈赓的一种打趣儿说法,意思是饥肠辘辘发出的“咕噜”肠鸣声,就像是在跟自己闹革命,陈赓是个乐天派,本来是想活跃气氛,让小红军打起精神来,但小红军的回答却让陈赓脸上好不容易挤出来的笑容慢慢消失。
只见小红军上下打量了一下陈赓,又看了看搀扶他的两名警卫员,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笑着说:没有啊。陈赓顿时来了精神,他知道这小子一定看出了什么,但他不希望小红军因为自己的身份,就不敢直接言明情况,所以就继续说:你一定是饿极了,才会掉队的吧。
小红军听后,非常坚定的摇了摇头,并直言绝对没有这种情况。殊不知他越是否定,陈赓心里就越疑惑。最后,陈赓干脆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半袋青稞面,递给他:饿了就不要逞强,路还远着,快赶紧把这个吃了。这是一块只有半个拳头大小的面,是陈赓一路上节省下来的,一直没舍得吃。
但没想到小红军看到这块面后,眼神猛地闪烁一下,然后迅速向后退了一步,拍着鼓鼓囊囊的大挎包,自豪地说:我可是还有很多炒面呢。陈赓懵了一下,有点难以置信,现在部队缺粮这么严重,小红军哪来这么多粮食,所以就觉得小红军在骗自己,就打算再仔细问问。
可小红军却将挎包往后一甩,警惕地盯着陈赓:首长,就算你是首长,也不能抢战士的干粮吧。陈赓一听这话,也就停下脚步,大大咧咧的问道:既然你有粮食,为何离开部队?
难道是想当逃兵,去做藏区乡亲们的女婿吗?小红军当即就涨红了脸抗议道:当然不是,我不可能当逃兵的,我要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出草地,只不过,我年纪小,没你们大人腿长,走得慢罢了。说着,小红军大眼睛提溜乱转,指了指陈赓的腿和拐棍:不过现在,我可是走到了首长的前头,看来我比你快不少啊。
我们比赛跑如何?
而陈赓见到小红军在明知自己是首长的情况下,依然不卑不亢,非常有底气,就忍不住升起了爱才之心,心想等走出草地后,一定要将这小子要来,好好培养一下,日后必成大器。所以就故作轻松地打趣道:那既然如此,你与我不妨比赛跑如何?看看谁能第一个走出这片大草地?
小红军自信满满地表示:当然可以,不过您先。陈赓好奇的问道:为什么我先?你难道就不怕我先跑出去赢了你?小红军摇摇头,一副得志的样子:您腿脚不便,我可不愿胜之不武,到时候被别人说成欺负首长,您先跑,等一会儿您就知道我的厉害了。陈赓听完,也觉得这小子有趣儿,就哈哈大笑着让两名警卫员搀着自己先走一步。
一开始,陈赓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直到走出几里地后,陈赓才发现原本应该迅速赶上来的小红军竟然迟迟不见踪影。回头望去,天色渐暗的大草地就像是一只深渊巨兽,好像能随时吞噬人的生命。
直到这时,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小红军一开始就死死地摁住挎包,不愿让别人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而且小红军在看到半包青稞面时,眼神也不对劲,想吃又不敢吃,另外,小红军在看到他们时,双目已经失神,那明显就是饿极了眼神啊。
这时,陈赓才明白,那小子并不是私藏粮食,不愿给他们吃,恐怕那挎包里装的根本不是粮食,他那么说,只是不想让陈赓将仅存不多的粮食分享给他。想到这儿,陈赓猛地一拍脑门,惊呼道:不好,我上当了。
然后,陈赓就拄着拐棍,不顾伤痛一瘸一拐地往回跑,如果这是真相,那小红军岂不是危在旦夕,陈赓心急如焚,只想赶紧返回去,将炒面喂到小红军嘴里,气喘吁吁地回到原地,陈赓却见到了此生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原来笔直站着的倔强小红军此刻已经横躺在草地上,没了呼吸。
陈赓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却发现他的身体已经没了温度,已经牺牲了。然后陈赓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翻开小红军的挎包,却发现了里面只有一样东西:一块又黑又硬的牛骨头,上面还有许多牙印,不难想象,小红军在饥饿难耐的每一天,都是利用这种方式,试图从牛骨中汲取养分,但却无法果腹,最后只能不甘心地放弃。
而这时,绝大的悔意也席卷了陈赓的内心,如果他能早点发现小红军的不对劲,再耐心一点,再细心一点,是不是他就不会死?而这件事也成为了陈赓内心的一根刺,一生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常拿这件事教育下面的官兵干部,对战士们的思想和内心一定要多加体恤,要多关心他们的个人心理和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