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怎么来的?简单来讲血栓就是“血块”,它会堵住了血液流向身体各部位血管的路,那些器官得不到血液的滋润,就会慢慢衰竭。血栓一旦形成,发病时一般会有严重的症状,像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心、脑梗塞和肺梗塞,严重会引发死亡。有时候发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像有些血栓引发小腿酸胀不适,很多患者以为着凉或者太累了,没有过多注意。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等到出现下肢水肿时,不仅治疗困难还会留下后遗症。
患血栓可以提前发现吗
大多数血栓形成后、发病前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宜被人察觉。不过专家告诉我们,抽血检查超敏性C反应蛋白能够帮助我们方便地检测炎症因子。超敏性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与破裂有密切的相关性,如果检查出来超过了一定标准,就提示血管内可能有炎症反应。
如果你已经检医院做一次抽血化验,通过血管内炎症因子的高低来判断斑块、血栓是否稳定。另外,中老年人,如果出现疲倦无力、头晕眼花,记忆下降,思维反应迟纯,行走时下肢沉重无力,或一侧表现为肢麻时,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或平时有嗜烟,酗酒不良嗜好者,或家族中有脑中风等血栓病家族史者,此时应特别提高警惕。
怎么预防血栓
每天快走半小时,血液通畅,血管不堵健康到老
长期久坐不动整天保持一个坐姿,血液会在静脉中凝结成块。另外,这些血块容易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到肺部,从而导致肺梗塞。如果不想跑步,那么走路使一项比较适合的运动,做起来简单强身效果又好,走路多运动可使血液循环通畅,是预防血栓的最重要手段。定期有规律地做运动,能够让血管变得更强健。同时运动还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天至少快走半个小时,走到有的出汗身体发热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走路还不仅能预防血栓,人在走动的时候还能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让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从而有着增进食欲的作用。走路还能活动全身的经络,加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办公室久坐不动的人群最好多走几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