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看个感冒发烧医院,小医院我信不过。现在有了医联体,医院了。”居住在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朱保的张大爷前一阵到朱保卫生院看病,惊讶地发现,山东第一医院(医院)的专家正在坐诊。原来,今年5月21日,义堂镇朱保卫生院和山东第一医院(医院)全面合作签约,这在临沂市兰山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中尚属首例。
山东第一医院(医院)与兰山区义堂镇朱保卫生院全面合作签约以来,山东第一医院整合医疗资源,持续加大对朱保卫生院的支持帮扶,扶持发展心血管医院重点专业。
结合朱保卫生院的医技与管理,山东第一医院的专家每周六来院坐诊,以“传帮带”等形式加快对朱保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在带来新技术、新理念的同时,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技术与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优质医疗“沉”下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小病不出镇”在当地变成了现实。
近日,一名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的老年女性患者慕名来到朱保卫生院就诊,正在该院坐诊的山东第一医院(医院)心血管专家、副主任医师赵学强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查体结合辅助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同时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后,赵学强主任果断决定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引流、同时进行双侧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后患者症状瞬间明显减轻,经住院精心治疗15天后,该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为此,该患者的家属对赵学强副主任以及朱保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感激万分,连连称赞说:“没想到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诊疗服务,以后有病再也不用去‘大医院’了!”
而对朱保卫生院刘广明主任来说,在省级医疗专家的指导下,不仅让他开拓了视野,同时也让他的医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像类似出现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的重症患者,由于医院条件,我们往往都医院检查治疗。但医院全面合作以来,我在跟省专家观摩学习的过程中,专家手把手的教学让我在临床实践中对一些疾病的诊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坐诊时对患者的病情考虑地也更加全面。”
一名29岁的年轻男性患者,因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而多次住院治疗。正值花样年华的他,刚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看病,家庭生活压力巨大。恰好医院的心血管专家赵学强、内分泌专家张伟坐诊,两位主任根据他的病情反复商讨,制定了最优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压、血糖、心脑血管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症状明显好转、心理负担也明显减轻,患者和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7月份的一天,朱保卫生院急诊来了一位青年女性,该女性既往有糖尿病史,未规范治疗。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伴恶心、呕吐。经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电解质代谢紊乱。患者病情危急,值班医师迅速把病情汇总后通过远程会诊中心与山东医院(医院)内分泌科张伟主任汇报,通过专家会诊,张伟主任为患者制定了诊疗方案。值班医师迅速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等诊疗措施。经过积极抢救治疗,该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在协助诊疗具体疾病的同时,以山东第一医院张伟、赵学强为代表的专家医疗团队还为朱保卫生院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流程、如何节约就诊时间、如何问诊以及住院患者的管理及患者出院后的后期随访及科普宣教提出了建议。因为近期出现年轻患者因为心肌梗死猝死情况的发生,下一步朱保卫生院将尝试建立胸痛中心、为更多急危重心血管疾病就能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真正实现国家倡导的“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做到临床适用医疗技术的最后一公里的快递”赵学强如是说。
义堂镇朱保卫生院副院长郭士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山东医院(医院)专家来朱保卫生院坐诊、教学查房人次,学术讲座80人次,疑难病例讨论60次,远程会诊10余次,转诊6次。省级专家资源的下沉,明显带动提升了朱保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今后,朱保卫生院结合发展实际,依托山东医院(医院)创建介入放射科,开展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介入诊疗。同时,制定科室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进修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科室主任、护士长、技术骨干及职能管理部门人员,轮流到山东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将先进的技术、服务理念、医院,加快打造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及管理理念先进的医疗团队。
临报融媒记者韩冬李依璐通讯员孔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