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有因果,有果必有因。关于生命,我们常常从新闻里听到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某学生连续泡网吧十几小时居然猝死,老人正吵架突然口吐白沫倒地身亡……凡此种种悲剧看似措手不及,其实只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很多是可以避免的,在此向大家介绍几种看似普通,实则危机四伏的疾病。今天要介绍的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两部分,深静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而肺栓塞可导致死亡。
很多人对血栓栓塞疾病感到陌生,然而它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形杀手:宝剑不出鞘,出鞘必见血,天生温柔面,杀人于无形。
深静脉血栓导致猝死的例子并不少见,无论老弱病残孕均有可能发生。引言中所提到年轻人长时间泡网吧猝死的例子,往往就是由于久坐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突发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而猝死。
活动减少导致肺栓塞猝死的原因:久坐活动少→血液流动减慢→血液凝固成血栓块→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憋闷而死(和/或)心跳骤停死亡
在百度新闻里搜索关键词“网吧猝死”,可以搜索出篇相关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中的受害者,很多是年轻人,而且没有先天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身体又非常健康,那么这种情况下,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是的,你没看错,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情况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条件。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久坐少动的人越来越多,比如长时间上网打游戏、乘坐越洋飞机(经济舱综合征)、乘坐长途火车等,在这种情况下肢深静脉发生微血栓非常常见,只不过多数人在恢复正常活动后微血栓会自行溶解或脱落,并未引起有症状的肺栓塞,因此不易被察觉。然而一旦下肢深静脉大量血栓形成就会产生致命肺栓塞的可能。至今还记得我在住校时,一位宿管阿姨就是因为肺栓塞而抢救无效离世,实在让人扼腕痛惜。
狭窄局促的乘坐空间,活动受限,全身血流瘀滞
对于很多住院患者尤其是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也极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另外恶性肿瘤、易栓症、口服避孕药、家族血栓史、医源性因素等等,都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提到血栓形成的原理,就必须提到RudolfVirchow,(-),他是德国医学家、人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病理学家、古生物学家和*治家。
Virchow于年提出的血栓形成三要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
最近三年,在我所参与的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也遇到过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骨科卧床引起的,有恶性肿瘤伴发的,有分别从东北、云南坐长途座位火车来苏州后发生的,也有基因易栓症引起的。
那么,既然深静脉血栓这么可怕,我该如何辨别、预防和治疗?
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症状是:一侧肢体突发肿胀,而且左下肢肿胀较右侧更为常见,常伴有皮肤张力增高、皮肤发红甚至青紫、皮温升高,休息后肿胀无明显缓解,这些都是静脉堵塞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的症状。
需要特别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不总是表现出肢体肿胀,根据临床经验,那些没有发生肢体肿胀的深静脉血栓往往更容易出现肺栓塞!原因也很好理解:堵塞不牢的血栓更容易脱落。因此我们常说,肿的不栓(肺栓塞)、栓的不肿。严重肺栓塞的典型表现是:长时间卧床或少动者,在下床活动尤其是上厕所用力屏气时,突然胸闷胸痛、一声惨叫,继而倒地不起。这时,应立即医院。
因此,一旦发现一侧肢体不明原因肿胀,或突发胸闷胸痛,医院就诊!
治疗:深静脉血栓初期医院接受治疗,为降低肺栓塞风险,首先要求绝对卧床、下肢制动、避免揉捏下肢,基本的药物治疗方法是抗凝,如存在大量危险性血栓可酌情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溶栓治疗或血栓清除治疗,积极的清除深静脉血栓可降低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以改善血栓后长期生活质量。
Angiojet血栓抽吸过程
预防:
1、日常工作、生活中,避免久坐久站、经常活动下肢,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如因活动空间限制而不能起身活动,则应经常做勾伸脚(专业说法叫足的背屈、跖屈动作)及屈伸膝关节动作。
2、长期卧床而生活无法自理者,可使用抗血栓泵或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最后,一首打油诗结束此文:血栓多隐匿,少动存危机;栓子不老实,脱落把命毙;腿肿莫大意,胸闷快就医;疾病重预防,腿脚多下地;运动强筋骨,健康好福气。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