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而且5年内复发率超过了30%。一般患过脑梗的患者都需要预防治疗。与很多脑梗患者交流过用药的问题,发现部分人特别恐惧并且焦虑,想尽办法寻求各种“神药”,希望脑梗不再复发。
药物治疗是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对部分人产生副作用。更何况有些药物的疗效不明确、副作用不详。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更加不可控。自我随意乱用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在进行药物治疗预防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安全性、科学性。要针对脑梗发生的病理机制合理用药,才能降低疾病发生的机率。
造成脑梗有以下两种原因,这两种预防脑梗的核心用药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脑梗。由于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其表面容易发生破溃,就会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用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稳定斑块,另一方面要抑制血小板聚集。
稳定斑块主要通过他汀类药物实现,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还可以改善动脉内膜的代谢,对抗胆固醇的氧化、炎性反应,使斑块变得稳固,不易破溃。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在斑块发生破溃时,就可以避免血栓形成。第二种房颤造成的脑梗。房颤是指由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左心房高频颤动。房颤时心房失去泵血功能,其中的血液流速减慢,就容易凝结成血栓,阻塞脑动脉。
对于房颤患者,所需要的是抗凝治疗。使用的是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可以抑制凝血因子,避免纤维蛋白原激活形成血栓,从而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不要忽视对慢性疾病的控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人,除了保证预防脑梗复发的核心用药外,也不能忽视对慢性疾病的控制。这些慢性病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控制好慢性病,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把脑梗塞的复发概率降至最低。患有房颤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相关的心脏疾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是介入消融术等方式,使心房颤动转复为正常节律。如果房颤可以转复成功,即可停止抗凝治疗,否则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不能轻易停药。总之,预防脑梗复发,可依据发病原因不同,服用核心预防药并且有效控制好慢性疾病就可以很好地预防脑梗复发。切记,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当你能理性客观地对待疾病和康复训练时,你就已经开始迈向了成功康复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
脑卒中偏瘫家庭基础康复流程
康复的基础理念
一个好的康复治疗师是什么样的?
最新文章
下肢功率车—康复中的自行车
偏瘫患者步行时脚离开地面的几种方式
是什么让我坚持做科普?
偏瘫患者如何使用拐杖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