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刘阿姨(化名)平日患有高血压、心房颤动等疾病。10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刘阿姨做家务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同时伴有左侧腿脚瘫痪,并迅速出现神志不清,被家属紧急送入市中心医疗集团急救中心抢救。
经过快速评估及颅脑CT扫描检查,刘阿姨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医生对其启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言语不清和左侧腿脚活动一度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加重,同时再次出现神志不清。复查颅脑CT扫描排除脑出血,经颅脑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患者需要进行急诊取栓!”在与家属沟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后,神经内二科介入团队迅速将刘阿姨送入导管室。
术中,神经内二科介入医师首先在刘阿姨大腿根部股动脉处植入一枚股动脉鞘,沿股动脉鞘利用造影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证实刘阿姨的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随即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直接血栓抽吸技术(ADAPT技术)进行取栓治疗,介入医师将取栓导管快速输送至大脑中动脉闭塞段并持续负压抽吸,成功取出2块血栓,造影检查右侧大脑中动脉完全再通,刘阿姨在手术台上即刻神志转清,言语及腿脚活动明显改善,经过后续药物及康复治疗,目前刘阿姨恢复良好。
突发脑梗竟是房颤惹得祸做好早筛是关键!
神经内二科袁海成主任介绍,刘阿姨本次突发脑梗,与心房颤动有关,并仍有反复发病风险。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持续或阵发性房颤均可在心脏左心耳内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可造成偏瘫、言语不清,甚至昏迷,造成终身残疾或死亡。由于大多数心房颤动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因此,中老年人要及早开展卒中危险筛查,及时接受抗凝治疗,才能大幅降低卒中风险。
专家提醒:治疗脑卒中,要“快”!
脑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专家提醒,及早识别卒中症状非常重要。当患者出现口角歪斜、肢体抬举无力及言语含糊不清时,应当高度警惕卒中发病,尽快就医。一旦确诊脑卒中,要尽快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合并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而言,静脉溶栓同时启动机械取栓治疗,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进一步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此外,要高度重视卒中危险因素干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酗酒及运动过少的人群,容易发生卒中,因此,及早干预卒中危险因素,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发病。
刘阿姨的救治只是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卒中中心日常繁重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集团具有高效的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和卒中急救团队,全年24小时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术,治疗例数及质量国内先进。
来源:神经内二科
往/期/回/顾
★专家义诊免费送药!集团“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走进平度李园卫生院
★重阳节福利来啦!医院将于10月13日开展前列腺癌公益筛查活动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立体定向放疗精准清除肿瘤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开展“薪火代代传·健康忘年交”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