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脓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河南孝贤睢县卷丨孝子谷伟松孝心是治愈
TUhjnbcbe - 2022/5/31 17:12:00

有一种不幸叫人生意外,有一种幸运叫儿在身旁;有一种感动叫主动担责,有一种情义叫兄弟谦让;有一种照料叫无微不至,有一种体贴叫心理感应;有一种耐心叫反复琢磨,有一种用心叫四处打听;有一种温暖叫不言放弃,有一种奇迹叫充满希望;有一种“灵丹”叫用心去爱,有一种“秘方”叫心中有娘……谷伟松把母亲的事装在心里,把对母亲的爱洒落到生活日常。母亲遭遇到的是一次不幸的意外,母亲收获到的是一场意外的幸福。

谷伟松

年龄:48岁

家庭住址:睢县城郊乡董园村

孝行感言:伺候母亲,我也没有灵丹妙法,就是把母亲的事装在心里,时刻想着这是我的亲娘,啥事都好办了!

幸福日子的终结,只是一次偶然或意外

父亲谷传江是农业局的干部,退休后与母亲许凤祥一起安度晚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种菜养花,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谷伟松兄弟三人平时虽各忙各的,但时常会到父母那里去看看,坐坐,聚聚……

幸福的日子总是不经过,幸福的结束往往总在一瞬间。一日,母亲许凤祥头晕目眩,身体不适,谷伟松兄弟三人一看苗头不对,带医院。下车时,母亲被搀扶着还能勉强走路,来到脑科急诊室后,已经变得嘴歪眼斜,肢体瘫软起不了身,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塞。

医院抢救治疗20多天,脱离了危险,转为康复锻炼治疗。医院康复锻炼了一个多月,转为居家生活康复锻炼。

以前,父母身体有所不适,老两口不愿麻烦儿子,相互照顾着过来了。如今,母亲脑中风,胳膊腿肿得像发面馒头一样,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上了年纪,还有过一次脑梗的经历,体力和精力根本承受不了照顾母亲的工作。谷伟松兄弟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父母的床前再也不能离开人了。

伺候母亲,心里有张“时间表”

大哥谷松涛是村委干部,扶贫、抗疫、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全村老百姓的安危福祉;弟弟谷青松在工地承包工程,离开一会儿就乱套,耽误工程进度,跟着他干活的农民工的工资就不能及时发放。谷伟松理解哥哥和弟弟的难处,没等兄弟二人开口,主动提出由他来伺候母亲。

谷伟松昼夜守候着母亲,一刻也不敢离开,这一下来就是一个多月。看着二弟一人伺候母亲,作为大哥的谷松涛,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趁着工作告一段落,替换二弟伺候母亲。

夜晚,谷松涛安顿好母亲后和衣休息,大约半夜时分,忽听得屋内有窸窸窣窣的响动,谷松涛以为是母亲感到不舒适要翻身,急忙起来察看,竟然是二弟谷伟松过来了。大哥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不休息,过来有什么事,谷伟松说自己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总感觉母亲该大小便了,实在不放心,就过来看看。大哥说自己睡前问过母亲,母亲摇摇头,没有大小便的意思。谷伟松说母亲脑中风,头脑不听使唤,什么时候大小便,自己心里得替她掐着时间点。听二弟这么一说,大哥急忙起身,兄弟二人搀扶着母亲大解。果不其然,母亲大解了很多。安顿好母亲后,大哥直夸弟弟心细,若不是他及时过来,母亲很可能全拉在被窝了,又得擦洗换被褥,来回折腾母亲。

中午,谷松涛给母亲喂饭,母亲怎么也吃不下,大哥火急火燎地找来二弟。谷伟松尝尝大哥给母亲做的汤面,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把汤面放进锅里煮了一会儿,面条变得松软适口,谷伟松把面条盛进碗里,用小勺捣碎,再一勺一勺喂,母亲很顺利地吃下。大哥看着二弟做得这么细致认真,打心眼儿里佩服。

康复机功能再全,没有孝心也只是个摆设

为母亲办理出院手续时,医生再三提醒家属,病人的康复锻炼很重要,脑中风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惰,不愿意运动,家人一定要想办法帮病人多活动。

每天给母亲做康复锻炼时,谷伟松苦口婆心地解释,母亲就是不愿配合。谷伟松刚要抬起母亲的胳膊,母亲就喊疼。

这可咋办?谷伟松心里不停地琢磨这个问题,他想到以前母亲下地干活的情况,突然豁然开朗。做康复锻炼就如同干农活,急不得,要悠着劲,不能太累着。

谷伟松改变锻炼策略,先给母亲做四肢舒展活动,抻抻胳膊,拽拽腿。刚开始每次做三四下,母亲适应后,每日递增一两下,慢慢增加至每次十几下。做事需要有灵活性,对待母亲一定得用心,心尽到了,啥事都能解决了。每次给母亲做锻炼时,谷伟松注意看母亲的精神状态,心情好时,就多做几下,精神差时,就少做几下。慢慢地,母亲愿意配合康复锻炼了,原来胳膊不能抬起,慢慢地就能抬到胸口的高度。

有一天,谷伟松听说有一种智能电动康复机,是专门针对脑中风患者训练用的,就是价钱高了点,一台需要两千多元。谷伟松与大哥和弟弟商量,兄弟三人不谋而合,再贵也要给母亲买一台。后来父亲谷传江知道了此事,坚持由他自己出钱购买,兄弟三人对父亲这种处处为这个家着想的精神所感动。

智能电动康复机买过来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母亲一侧的腿、脚、胳膊和手不听使唤,不能弯曲,脚踏不了康复机的踏板,手握不住康复机的把手。这可怎办?为这事,谷伟松愁得睡不着觉,反来复去读康复机的使用说明书,琢磨来琢磨去,当读到康复机有微调功能时,他眼前豁然一亮。

谷伟松把母亲的脚和手分别绑在康复机的踏板和把手上,把康复机微调到最慢的档速,保持在两分钟完成一次抬腿和伸臂动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母亲慢慢适应了。用康复机辅助锻炼,极大地减少了人工辅助锻炼的劳动强度,但机械毕竟没有人的感觉,对锻炼的时长不好把握。时间长了,谷伟松怕母亲太累;时间短了,又怕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经过多次测试,谷伟松把每次的锻炼时间严格掌控在20分钟。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后,母亲居然可以在康复机上达到中速运动的强度。

有了康复机的辅助锻炼,母亲的胳膊腿能够自由伸缩弯曲,身体进入良性循环,更让人惊喜意外的是,原来口齿不清的母亲,竟然可以说一些简单的口语了。

“时刻想着这是我的亲娘,啥事都好办了!”

母亲病情好转,只是胳膊腿还是一直肿胀,谷伟松觉得这是危险信号,心里像铅块一样沉重。虽然每天给母亲洗脚、擦洗胳膊,但收效甚微,不见消肿。一天,谷伟松看到邻居家里晾晒艾叶,很好奇地问艾叶用来做什么,邻居说用来泡脚,可以舒筋活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把艾叶煎成汁给母亲洗脚岂不是更好吗?谷伟松心里忽然亮堂起来。他寻访老中医,又请教到一些良方,把生姜、红花加在艾叶里煎汁泡脚,舒筋活血的效果更好。自此,谷伟松每天把艾叶、生姜、红花煎制成汁,参和进温水里,给母亲泡脚、洗手、擦胳膊,数月如一日,从不间断,胳膊腿的肿胀神奇般消退了。

大哥谷松涛看着母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打心眼里佩服二弟的耐心细致,逢人就说二弟伺候母亲有奇招,谷伟松说:“伺候母亲,我也没有灵丹妙法,就是把母亲的事装在心里,时刻想着这是我的亲娘,啥事都好办了!”

温馨提示:《河南孝贤(睢县卷)》即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欢迎社会各界为自己的乡亲,自己的母校,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员工捐书赠书。

联系人:朱老师,张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孝贤睢县卷丨孝子谷伟松孝心是治愈